一、包头有什么好吃的啊
包头好吃的多了,地方名吃主要集中在东河区,比如铁西排骨馆、背头稍麦、莜面、清炖羊肉、羊杂汤泡馍、小肥羊火锅、焖面、黄河炖鱼、麻叶、焙子、蒙古族名吃去赛罕塔拉大草原或者希拉穆仁大草原去吃吧,主要是手扒羊肉、沙葱包子、马奶酒、奶酪等。
二、包头有啥美食?
牛羊肉是包头美食的主角,内蒙的一方水土,孕育了最美味的牛羊料理。小肥羊的总店就坐落在包头,到这儿吃上一锅热气腾腾的涮羊肉,简直就是绝佳的享受。西北的莜面是包头饮食的另一大特色,当年浩荡的走西口,给包头留下的不仅是迁徙定居的人们,还有随之带来的饮食习惯。在半亩地莜面大王、乡土居等餐厅,都能品尝到饱蘸羊汤的美味莜面鱼鱼。
该答案来自蚂蜂窝官方网站
三、包头的美食有哪些?
包头的餐饮特点既带有浓郁的西北风味,又很有蒙古风情。即以牛、羊肉和各种面食为主。小肥羊全国总店、烤全羊、烧麦等特色美食你一定不要错过。在城市西部的钢铁大街上集中了数十家各种风味的餐馆。 民族东路美食街上集中了包头特色及全国各地的风味美食,选择性很大。另外,如果想在夜市上品尝美味小吃的话,可以到内科大周边寻觅。
小肥羊火锅
鼎鼎大名的小肥羊就源自于包头。小肥羊最有特色的就应该是它的汤料和羊肉。汤料营养美味,闻到就让人有食欲,羊肉更是没得说,肉质鲜美,一点儿都不膻。如果有机会的话,一定要到市府西路的小肥羊大厦小肥羊全国总店品尝最正宗的美味。
莜面
筱面出自筱麦(学名“燕麦”),营养丰富。民间的吃法颇多,有搓鱼鱼、推窝窝、卷囤囤等,可按各人口味不同和季节变换辅以不同的佐料,如羊肉汤、盐菜汤等,再加一些辣椒、蒜蓉等更觉可口。在包头的各大莜面村都能尝到这一特色美味。
手扒肉
手扒肉是内蒙古大草原各族人民千百年来最喜欢、最常用的传统食品,也成为内蒙古地方风味之一。肉鲜而不膻,肥而不腻,易于消化。 赛汗塔拉风情园里的手扒肉及烤全羊味道很正。
稍麦
“稍麦”其实就是“烧卖”,正宗的包头稍麦还得到东河区品尝,刚出笼的烧麦香气四溢,外观晶莹剔透,皮薄如蝉翼,柔韧而不破,用筷子挟起来柔柔如垂胆,置于盘中团团似小饼。入得口来,如品肉柳,鲜嫩如脂。背头稍麦在包头比较有名。
焖面
焖面是山西、内蒙古西部等地家常面食,主料是面粉,配料主要是豆角和肉。其他随自己喜好而加。包头的焖面比其他的地方的粗一些,却非常入味。包头街上很多的铁锅焖面馆,味道都很棒。
烤全羊
蒙古族传统名菜,为招待贵宾或举行重大庆典时的盛宴特制的佳肴。一般选用草原上膘肥、体重40斤左右的绵羊宰杀后,去毛带皮腹内加葱、姜、椒、盐等佐料整体烤制而成。此菜羊形完整,羊跪在方木盘内,色泽金红,羊皮酥脆,羊肉嫩香。赛汗塔拉风情园的烤全羊非常正宗。
奶茶
是蒙古族特有的一种日常饮品,在蒙古包中常年弥漫着奶茶特有的醇香。奶茶是用砖茶和牛奶共同煮成的,煮沸后还要加入少许的盐。食用时一般佐以饼等面食。
炒米
蒙古语称“蒙古勒巴达”,意为“蒙古米”。
炒米易于储存,便于携带,食法简单,营养丰富,是游牧民族放牧时的最佳“快餐”,是蒙古人最喜欢的粮食。
炒米有多种吃法,无茶无水时,可干嚼,香脆可口,越嚼越香。
成吉思汗铁板烧
一种烤肉方法。相传元太祖成吉思汗善食此品,在率兵驰骋天下时传至中亚、南俄,风靡世界。在日本等国家民间迄今仍很流行。所以,称之为成吉思汗铁板烧。
铁板烤肉制作独特食法别致,烤具方便携带,肉味鲜香可口,别具一格。
四、包头有什么好吃的?
包头市区有四个区,其中东河区是老区,特色饮食有稍麦,与饺子比较类似的一种带馅的面食,馅以羊肉为主;涮羊肉更是特色,小肥羊已走出国门,还有莜面,荞面,是糖尿病患者的最佳主食。还有夹肉饼,红烧黄河鱼。等等,太多了,希望你有机会去品尝。
五、内蒙古包头有哪些特色美食?
转载自百家号作者:大全叨美食
烤全羊
蒙古族传统名菜,为招待贵宾或举行重大盛宴特制的佳肴。一般选用草原上膘肥、体重20千克左右的绵羊宰杀后,去毛带皮,然后在腹内装入葱姜椒盐等作料,整体烤制而成。此菜羊的外形完整,羊呈跪在木盘中,色泽红润,羊皮脆香,羊肉鲜嫩。配以歌舞美酒,其乐融融。
涮羊肉
蒙古族传统名菜,据载起源于元朝。内蒙古涮羊肉一般选用大尾绵羊的外脊,后腿和羊尾等部位,切成薄片,放在火锅汤中轻涮,然后再取腐乳、麻酱、韭菜花、葱花、姜丝等作为佐料,肉片鲜嫩可口,不膻不腻,边涮边吃。
烤羊腿
蒙古族传统名菜,招待亲朋好友的上等佳菜,以绵羊骨后腿肉配葱头、芹菜烤制而成。吃的时候,用刀切块,然后配黄酱、葱段和荷叶饼一起食用。
此菜色泽红润,肉质感酥烂,味道香醇。佐以奶茶,减腻的同时,又别有一番味道。
羊背子
蒙古族最喜欢的菜肴,只有在祭祀、婚假、庆寿等的宴席上遇到。大概做法:把全羊卸成7大件,带尾入锅。加入盐煮熟。用大锅盘先摆四肢,羊背,颈部,羊头放在羊背上,以羊趴窝的姿势上桌。吃的时候很讲究,每人先用蒙古刀从羊尾巴开始,拉上一块肥肉吃,然后开动。
手扒肉
在内蒙古,有这么一句话,“不吃手扒肉不算来过草原”
手扒肉是内蒙古大草原各族人民千百年来最喜欢、最常用的传统食品,最具有内蒙古地方风味的一道菜。
制作和吃法也很讲究,别具一格,将羊按各关节带骨分割成数块,放入不加盐的开水锅中。用大火保持原汁原味,只要肉变色了,即可食用。肉鲜而不膻,肥而不腻,易于消化。
烤羊排
蒙古族传统名菜,招待上宾的佳肴。精选羊肋条骨油炸而成。然后撒盐等作料,在区内各饭店均可见到。
烤羊尾
蒙古族传统名菜,招待上宾的佳肴。以羊尾膘脂、鸡蛋清、果脯、白糖为原料炸制而成。此菜外型美观、香甜酥脆、带水果味,多用在接待贵宾宴席上,另外,涮羊头时也可以配羊尾来涮,效果极佳。
马奶酒
蒙语称“乞戈”或“艾日戈”。用马奶酿制的一种酒精度比较低的饮料。做法:将鲜马奶装入生皮囊中,挂在向阳处,用一根特制的木棍。每日搅拌数次,使马奶逐渐发酵变酸。当马奶变成清淡透明,味道酸辣时,变成马奶酒。
奶皮子
把鲜羊奶倒入锅中,微火慢熬,等表面新凝结一层蜡状脂肪,用筷子调起来放在通风处晾干,即为奶皮子。奶皮子属于奶食中佳品,味道纯香,营养丰富。
炒米
蒙古语称“蒙古勒巴达”,意为“蒙古米”。炒米是将糜子用水浸泡后,经过蒸炒等步骤,加工制成的熟米粒。因制作方法的差异,炒米可以分为脆炒米和硬炒米,炒米易于储存,便于携带,食用方便,营养丰富,是游牧民族的“快餐”,是蒙古族喜欢的食物。
炒米吃法很多,无茶无水时,可干嚼,香脆可口,越嚼越香;
用奶茶泡食,可与多种食物搭配,加入黄油,奶皮,奶酪,熟羊牛肉,即可边喝奶茶,边嚼茶中的米,可喝尽奶茶,将泡软的炒米与加入的奶食、红糖、肉食拌起食用,香咸酥软、味道极佳。炒米营养丰富,含有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及多种维生素和钙、磷和铁等人体所需物质。
酥油
又称奶油,黄色,鲜牛奶倒入桶中,发酵成酸奶,用杵搅和和分离出白脂肪,滤去渣,放温火上熬,水蒸发后,待颜色逐渐由白变黄,冷却后,就变成了酥油。营养价值极高。
16.酸奶子
牧民一般不喜欢喝鲜羊奶,而喜欢喝酸奶。制法:一是将鲜羊奶倒入大锅中烧开,再放在通风处置凉,使其发酵,产生酸味;另是将鲜牛奶置于阳光下或温度高的地方,使其受热发酵,产生酸味,便成酸奶子。随着现代工艺酸奶的增加,传统的牧民羊奶酸奶比较难喝到。
稍美
又叫烧卖和稍麦,是包头的一种流传已久,至今不衰的传统风味食品。早在清朝的时候,当时的稍美就已名扬京城。外地客人来到包头,都要品尝一下稍美,才算不虚此行。烧麦制作工艺独特,选料精良,皮子精而薄,羊肉馅肥瘦适中,葱姜等作料齐全。稍麦出笼,鲜香四溢。观其型,皮薄如蝉翼,晶莹透明,用筷子提起来垂垂如细囊,置入盘中团团如小饼。
莜面
出自莜麦,学名燕麦,其磨成的面粉称莜面。绝对的健康食品,低糖,降压,降血脂。莜麦是一种成熟期短、耐寒、耐盐碱的低产作物。产量虽低,但含有高蛋白和大量铁、钙、磷等多种多样微量元素。早在南北朝时期,呼和浩特一带就有农民种植莜麦。到清代初期已开始大面积种植,享有“阴山莜麦甲天下”的美称。先在仍为当地人民的上等主食。莜麦加工方法特色,加工时先将莜麦淘净,晾干后再上锅煸炒。炒熟后再上磨加工成面。民间吃法颇多,有搓鱼鱼、推窝窝、卷囤囤、捏拿糕、炒傀儡等多种多样的吃法。吃时可按个人的口味和季节的不同,佐以羊肉汤、盐菜汤、时令蔬菜等,再加一些辣椒、蒜蓉更加可口,深受当地人喜爱